财联社12月16日电(编辑周子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份新报告,亚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重大下行风险。
报告指出,在过去十年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世界许多地方的房价都呈现上涨趋势。然而,随着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更高的贷款利率显著恶化了人们的住房承受能力。
IMF警告称,目前许多亚洲国家的房价似乎失衡,房地产市场未来可能面临重大下行风险。
未来房价或失调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房价一直在快速上涨,尤其是在亚洲发达经济体,因为各国央行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政策立场来提振经济。
以韩国为例。2021年,这个国家房价上涨20%左右,日本和新加坡上涨10%左右,泰国上涨5%左右。
现在的问题是,利率上升导致需求降温。疫情造成的泡沫,加上快速上涨的利率,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房价下跌5%至20%。
IMF亚太部主管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评论道,“对许多国家来说,当前阶段似乎是又一个转折点。在经济增长放缓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疫情后飙升的房价现在出现逆转的风险越来越大。”
他指出,“当我们展望2023年时,我们看到全球环境脆弱,‘乌云’即将出现。我们预计2023年的情况会比2022年更糟糕。尽管通胀率有所下降,但仍高得令人不安,金融环境非常紧张,因此形势看起来并不乐观。”
住房负担
报告还指出,随着疫情期间房价飙升,人们对住房负担能力感到担忧。在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住房负担问题尤为严重。
IMF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柏濑贤一郎(Kenichiro Kashiwase)表示,“我们的研究基本表明,为了缓解或解决住房负担能力问题,政府可以提供一种相关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有针对性的政府支持、累进财产税、有针对性的审慎宏观政策以及有针对性的融资、保险和担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