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老板节节败退

2022-12-01      来源:黄冈买房   浏览次数:1099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文/乐居财经徐淑敏

一年前,浙江广厦2.18亿股被拍卖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号称富不过四代的楼忠福,最后也是极度孤独,被动放弃了自己的上市平台。

这是地产圈少有的老板因股份流失而失去企业控制权的例子。

在a股市场,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被动减持”,指的是很多老板质押自己的股份来获得贷款。但当市场下行,流动性紧张,债务难以偿还时,他们会因为被动平仓、拍卖等原因,面临所持股份的损失。

今年以来,阳光城、中南建设、金科、华夏幸福、泰禾、蓝光等多家房企遭遇被动减持。如果贷款没有收回,大部分金融机构只能通过处置质押股票收回部分资金。

虽然有些地产商会和债权人博弈,但大部分都无济于事。

至于危在旦夕的房企影响几何,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提到,被动减持股份不仅会引发股价下行压力,还会导致这些房企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力降低,并可能导致治理结构的调整,甚至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导致公司战略规划和管理的不稳定。

巨大的债务压力,压着每一家房地产公司脱离险境。虽然最近政策暖风频吹,房企引来了新的曙光,但这还不包括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房企。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被动减持”股份,还有一轮偿债高峰。

缩减游戏

8月以来,中南建设频频发布“被动减持”的公告。导火索是金融机构擅自处置质押股票。

8月15日,中南建设发布首份“被动减持”公告,称因股票质押回购纠纷,中南城投持有的部分股份被金融机构违反协议处置。8月15日至16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被动减持2846.9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74%。

随后几个月,中南建设连续发生“被动减持”。8月15日至11月17日,中南城投被动减持1.16亿股,占总股本的3.03%。按照平均减持价格计算,涉及资金超过3亿。

按理说,控股股东无力偿还债务,金融机构处置质押股票进行支付是正常的。

之前和华夏幸福一样,金融机构在融资融券业务协议中执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和强制处置程序,导致被动减持。公告中明确表示进入强制处置程序,主要是由于目前控股股东及公司流动性紧张,公司业绩下滑。

但此事的蹊跷之处在于,中南建设在公告中始终强调金融机构擅自处置质押股份,并声称公司股份未达到平仓线。

未达到清算线就进行处置,没有说明强制处置程序。显然,中南建设与金融机构的合同约定是不同的。

债权人长江资管也提出融资方履约担保比例不符合合同约定,未履行分期还款协议。

至于哪一方更合理,合同细节不得而知,外界也很难判断。

一般来说,“被动减”也会选择更高的减额。中南建设此时股价较低,债权人仍选择减持,可见确实很急。

这些被动减持的股份大部分在2019年和2021年质押给了金融机构。例如,长江资产管理公司减持股份的基本质押时间

目前,中南建设控股股东整体股份质押占其持股的84.2%,这些股份已质押给数十家金融机构,包括厦门国际信托、国联证券、北方国际信托、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北京分公司、中信证券等。

被动还原潮

去年以来,多家房企出现流动性风险,其控股股东也未能幸免。

据乐财经整合了解,蓝光发展、阳光城、华夏幸福、泰禾、等多家房企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被动减持股份至数亿股,占公司股份比例超过3%。泰禾甚至被动减持到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潜在风险。

“被动还原”的发生,其实是通过两种方式。当股东质押的股票价格跌至质押平仓线时,不得不将股票平仓卖出;上市公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债券,导致股东不得不减持股份以减少损失。

上述专业人士表示,被动减持是指要么处于危险中的房地产公司被迫减持以偿还欠款或债务,要么债权人行使质押权减持以清偿债务。

虽然上述房企被动减持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指向债权人的债权质押和减持以清偿债务。

与金科股票一样,一些股东持有的股票被迫平仓,导致被动减持。其被强制平仓是基于金科控股与金融机构近期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和质押式回购业务存在违约风险,主要涉及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机构。

至于减持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金科控股在金融机构的融资。

而阳光城由于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部分账户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正在通过集中竞价被动减持股份。

此外,泰禾因质押股票融资违约,被金融机构强制执行至法院,多是通过司法扣款、司法拍卖等方式被动减持。

说起来,各家房企的被动减持方式大同小异,大概有三种:集中竞价减持、大宗交易减持、协议转让。

上述房企多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这样就要求在90天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并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但如果减持股份是在二级市场买入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股东无需进行预披露。

这里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很容易被怀疑违规。上述房企大多提前15个交易日进行预披露,中南建设未能按时披露被动减持计划。

因此,中南建设在公告中强调,公司被动减持的股份难以确定为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收购或二级市场增持,且在被动减持前15个交易日未披露减持计划,涉嫌违反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温水煮青蛙――煮青蛙综合症

虽然房企每次“被动减持”的股份比例不高,但这就像温水煮青蛙。如果“被动减持”持续发生,那么不仅仅是二级市场资金稀释和股价下跌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公司控股权和经营权的变动。

以中南建设为例。本轮减持前,中南城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南建设20.85亿股,占总股本的54.5%。减持后持有19.69亿股,占总股本的51.47%。

一旦金融机构继续擅自处置股份,中南城投持股数量跌破50%并非不可能,

目前中南主要忙于债券展期。11月28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拟召开会议讨论两只债券“20中南建设MTN001”和“20中南建设MTN002”展期事宜。

久期数据显示,境外债务方面,中南建设有3只美元债券,存续规模为4.23亿美元,另外两只美元债券将于明年5月6日全部到期;国内债券方面,中南建设有6只债券,规模61.4亿元,1-3年到期。

和华南建设一样,阳光城也面临后续资产被动处置的风险。

在其减持公告中称,鉴于控股股东出现阶段性流动性问题,目前正在与金融机构或其他合作方进行协商。如果不妥善解决,其持有的资产可能面临被动处置的风险。

经与金融机构及合作方协商,截至目前,阳光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1.54亿股股份(占其持有股份的9.94%,占公司总股本的3.72%)有可能被司法强制转让或拍卖,拍卖或变卖所得价款将由质权人先行支付。

阳光城自身的债务问题也出现了。截至11月25日,其未偿还债务本金总额为436.32亿元。其中,涉及担保事项的到期未偿还债务本金共计208.25亿元;公开市场上,境外公开市场债券未偿本金合计10.15亿美元,境内公开市场债券未偿本金合计175.92亿元。

债务不断滚雪球,金融机构对资金能否收回更加紧张,“被动减持”的循环还会继续。

正在推进债务重组的华夏幸福早早披露了未来半年的“被动减持”计划。自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4月10日,相关金融机构可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处置华夏控股持有的公司股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处置(被动减持)不超过7827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

巨大的债务压力,压着每一家房地产公司脱离险境。虽然最近政策暖风频吹,房企引来了新的曙光,但这还不包括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房企。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被动减持”股份,还有一系列的偿债危机。

打赏
凡注明"来源:武穴好房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黄冈买房】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