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萍
从2009年到2019年,国内飞机租赁市场经历了10年的蓬勃发展,租赁机队规模不断扩大。当前,中国飞机资产交易市场的现状是什么情况?未来又有哪些期许和趋势呢?在第三届航空资产管理论坛上,与会嘉宾从租赁公司飞机资产交易策略与未来展望、跨境资产交易的结构设计与合规性以及加快推进飞机资产交易国际化进程的举措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行业现状:交易日趋活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出于机队管理、资产保值、流动性管理等种种考虑,市场上飞机资产交易需求日趋旺盛。
论坛上,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公良介绍了东疆的市场状况:“2017年东疆实现第1000架租赁飞机交付运行,两年后的今天,东疆租赁机队快速晋升为1500架,成为继爱尔兰之后第二大飞机聚集地。而过去十年,一系列交易手段以及30余种租赁模式在东疆诞生。”
“今年中国航空金融进入第十个年头,中国航空公司开始向海外大规模布局,国内飞机资产交易越来越活跃,资产买卖数量翻倍增长,退租、变换承租人的业务也在出现,各种创新业务结构,比如跨境资产包转让等都有很多成功案例。”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飞机业务部董事总经理王涛说,海关总署以及天津海关发布的有关公告解决了很多关于资产交易、退租管理、税款担保和监管等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国银航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资产交易副总裁伍虹认为,近些年,国内的飞机资产交易的确趋于活跃,但中国的飞机交易市场还是处在比较初步的阶段。“二手飞机以及机龄较长的飞机市场都还有较大空间,也会出现更多业务模式,比如基金、资产证券化等。”伍虹说。
在DVB银行伦敦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郭志超看来,飞机租赁跟国家飞机产业发展以及中国开放脚步是同步的,未来还有很大开拓空间。
交易策略:适应新形势的交易需求
针对交易策略,伍虹结合公司实践分享了几点经验,比如,同时看飞机资产的出售和购入,这样交易团队可以有机会在市场上获得第一手信息,从而为准确和快速判断、决策提供一个必要条件。另外,明确交易目的:飞机类型、承租人集中度、地区集中度的管理;对于飞机机龄、飞机到期管理;在出售资产的时候,是要为股东创造利润的,同时在出售资产的时候要设法实现飞机在未来租期内的现金流;在购买资产的时候,考虑到增加新的客户,同时跟前线销售团队紧密合作,当他们投放大量飞机的时候,要保证这些飞机未来的交易性。
当前,随着中国第一波飞机租赁退租高峰的到来,新形势下退租高峰的应对、资产交易市场的把握以及技术管理与价值评估等飞机资产管理领域的重点课题对航空金融市场参与各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李公良介绍,基于国内市场对于资产交易和资产管理服务的旺盛需求,成立了天津东疆资产管理公司。天津东疆飞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黎黎表示,从2020年开始,基本上每一年有接近100架飞机租约到期,使飞机公司面临着退租检查、二手飞机交易和估值评估这些方面的难点和痛点。东疆飞机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SPV设立开始到中间业务办理会计和记账,甚至在交易环节当中涉及到对各种海关和政策监管协调,到最后注销机构,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对于飞机资产交易特别是跨境飞机资产交易设计合规性和法律方面问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静静建议,交易结构设置要考虑几个因素,第一考虑税收,第二考虑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第三考虑是不是能够融资便利,第四考虑交易的便利。
未来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李公良表示,国际化发展和资产全球流转是中国租赁企业下一个十年的机遇与挑战。“过去十年,我国飞机租赁业用资本投入实现了机队数量和资产规模攀升,当‘资金为王’的大潮逐渐退去,在退租潮下,二手飞机消耗、残值风险把控、价值评估、交付技术管理等一系列资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成为租赁行业下一个十年核心价值和关键方向。”李公良说。
伍虹认为,从交易角度来讲,资产流动性是一个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我更愿意看到一是跨区域之间的交易,资产从其他的自贸区进到东疆,或者资产从东疆到其他自贸区,这方面虽有文件支持,但是实际操作比较少。二是跨境交易,这方面在双边税务协定、监管环境等方面都需要海关或者其他监管机构大力支持。
据李公良介绍,东疆还在研究试行全球首个租赁配套外汇制度创新,保税租赁海关监管操作规则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司法保障等一系列前沿课题,为行业营造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