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降准今落地:2019央行新降准有何影响?(2)

2019-09-25      来源:武穴房地产   浏览次数:4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防止钱入房市

  2018年以来,央行虽多次进行了降准操作,但其本质上都是结构性或对冲性质的宽松,如之前置换MLF或对冲大规模的缴税,或对小微企业信贷占比较高的银行给予准备金上的优惠。

  但此次,央行是在缴税规模偏小的9月直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宽松与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更强。

  此次全面的降准,其前提在于4月份以来,监管层强化了对房地产领域的调控,无论是直接针对房企融资的23号文、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窗口指导,抑或是LPR改革后针对居民住房贷款的特殊规定,都对房地产行业的信用与融资环境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换言之,这次降准是在压住房地产后的一次宽货币,意图使流动性流向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政策扶持的主体,达到结构性宽信用的政策目标。后续预计将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向房地产行业融资的监管力度。

  稳经济

  从宏观大背景看,这一次降准的首要意义在于配合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以托底经济,稳定就业。

  在今年一季度“小阳春”之后,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明显增多。

  一方面全球经济总需求加速下行,欧洲多国的无风险收益率降至2016年以来的新低,美国经济的韧性减弱,全球降息的经济体增多。再加上中美贸易再生事端,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力度提升,出口的压力在加大。而考虑到国内吸收了较多劳动力的中下游制造业,多是面向海外市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这种经济与贸易关系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失业率进一步上涨。

  另一方面在房地产被压制后,国内总需求也面临下行的压力,尤其是土地购置已经出现断崖式的下滑,地产投资增速韧性在四季度可能会逐渐消失,更需要政府加杠杆来对冲。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提前下发2020年的地方债额度,扩大专项债充当资本金的项目范围,落地时间现在虽然不明确,但不排除在四季度提前发行部分地方债额度的可能。

  若是如此,则需要银行备足流动性,来应对更高规模的利率债供给与基建项目的融资需求。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共3页:

打赏
凡注明"来源:武穴好房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